2017年,安徽省为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器械上市后安全监管,加强监测成果的利用,不断提升风险信号挖掘和调查处置能力。全年共开展医疗器械风险预警事件调查核实33起,数量上较2016年增加了73.7%,其中包括19起严重伤害不良事件,同比增加了171.4 %,同时对发现的多起高重报告进行了核查。
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抓报告质量,统一全省报告审核标准,通过开展季度地市监测人员集中培训和报告质量评估活动,从基层提高报告质量;二是确保监测数据的来源真实可靠,及时开展高重报告核查工作,通过电话核实、下发调查文件等方式共开展高重报告核查8余次;三是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组织全省市县级监测人员集中培训,通过分析调查案例及邀请外省专家,从风险信号类型及其发现、处置流程、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方面提高各级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四是调查与医疗服务安全紧密结合,强化监测机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多方面联动,全年共组织包括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池州市人民医院等26家医疗机构,安庆市新意义齿加工厂、安徽康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华科电子技术研究所3家生产企业,对涉及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及附件、定制式义齿、心血管功能诊断仪等安全风险预警事件开展联合调查、核实、评价工作。
通过开展医疗器械风险预警事件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各级监测机构调查分析能力,强化了生产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了医疗机构对产品上市后风险的认识和对预警事件调查的配合程度,充分发挥了监测机构的技术支撑能力,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在保护公众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